选矿常识


专业的重力选矿设备制造和出口企业

铜矿浮选工艺
日期:2021-8-1     来源:威尔国际矿业装备    点击:
铜属重要有色金属之一,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浮选工艺。按矿石的氧化率不同,铜矿可分为硫化铜矿、氧化铜矿和混合铜矿三种类型,具体应用时,其浮选方法会有所不同。
以下介绍硫化铜矿、氧化铜矿及混铜矿浮选工艺,帮助您合理选择铜矿浮选工艺!
常见的硫化铜矿包括单硫化铜矿和多金属硫化铜矿,前者的浮选流程一般比较简单,后者的浮选流程比较复杂。
1.单硫化铜矿浮选。
黄铜矿、辉铜矿、斑铜矿、铜蓝和少量氧化铜矿物是单一硫化铜矿,其矿物构成简单。不同的矿床类型主要有石英、方解石、长石、白云石、绢云母、绿泥石等。因铜矿和脉石矿物的可浮性差别很大,所以通常采用浮选方法进行选别。
需要指出的是,单一硫化铜矿石因产状不同,其结构和构造变化较大,导致铜矿物与脉石的单体分离困难,磨矿细度便成为影响单一硫化铜矿浮选指标的关键。单一硫化铜矿浮选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:
一段磨矿-浮选流程。
本工艺适用于铜矿嵌布粒度较粗、均匀,铜矿物与脉石结合较松散,接触边缘呈光滑、扁平状。
一般情况下,原矿磨至-200目占50-60%时,铜矿物便基本能解离。经粗选、扫选,一、三次精选,可得到较好的浮选指标。该浮选流程简单,选矿成本低,在中小型铜选厂多采用。
一段磨矿—浮选-粗精矿再磨流程。
该法多适用于处理斑岩铜矿的单一硫化或铜钼矿石。

从铜矿石嵌布的特点来看,原矿经-段磨矿的研磨可达到-200目占40-70%,粗选、扫选抛出大量尾矿。粗精矿经过二、三次精选,可获得粗精矿再磨矿。浮选循环中一次精选尾矿可以在扫选后废弃,或者浓缩回粗选循环,少数铜矿选厂将中矿单独再磨后处理。该工艺可使铜矿选厂在原矿品位低、处理量大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。另外,由于粗精矿再磨、粒度较细,铜矿物与脉石矿物和黄铁矿的分离程度较好,浮选精矿质量也较高。

二段磨矿—两段(或一段)浮选工艺流程。
对粗细且不均匀的铜矿,要使铜矿单体大部分解离,需要磨矿至-200目为80%,甚至更细。在此期间,两段磨矿无论在磨矿效率还是防止铜矿物过磨方面均优于单段磨矿。
用二段磨矿—两段浮选时,可对矿石进行一段粗磨后浮选出粗粒铜矿物,避免过粉碎。这部分精矿品位一般较高,可以直接作为精矿,也可以进入最后一次精选,或者与两段磨矿浮选后获得的精矿进行合并选择。在含少量粗铜矿石的情况下,可采用二段磨矿—一次浮选流程。气浮循环均采用扫选和二至三次精选,一般情况下,中矿回采二段磨矿循环。比较而言,该工艺流程的磨矿成本较高,设备配置和生产操作较为复杂,主要用于大中型铜选厂。
2.多金属硫化铜矿浮选
本工艺过程主要针对含硫化铁的硫化铜矿物,其组成比较简单,所以多段浮选流程是常规硫化铜矿浮选流程,其关键是铜硫分离。通常采用多级粗选—多级精矿—扫选闭路浮选流程,可以获得较好的回收效果,但对含硫化铜矿组成较复杂的矿石,则不能达到理想的选矿效果。
●分阶段优先浮选流程。
分配优先浮选适用于较复杂的硫化铜矿石,其铜矿类型多,主要为蓝铜矿和硫砷铜矿。目前的技术难点仍在于铜硫分离,但由于其结构复杂,常规浮选过程无法得到合格的铜精矿。
因各种铜矿上浮速度不同,所以可以先粗选易上浮的铜矿物,然后对难上浮的铜矿物进行再磨和中矿再选,合并回收铜精矿,保证品位和回收率。
浮选-混炼分离流程。
该法适用于品位较低,与黄铜矿、闪锌矿、方铅矿共生关系较为复杂的硫化铜矿。原矿经粗磨、粗选,弃去大量的脉石矿物,得到铜铅锌混合精矿,再经分离处理得到单一铜矿物。这种工艺方法可以分别回收三种铜铅锌矿物,但很容易产生混合精矿分离不完全的情况。
如可浮选的工艺流程。
本工艺根据铜矿物及其它金属矿物如铅锌矿的上浮速度进行选别,对上浮速度快、上浮速度慢的矿物分别浮选,可消除浮选残渣对浮选分离的影响,降低药剂用量,但工艺流程比较复杂,需要时间较长,需要配合更多的磨矿设备。
浮选是现代氧化铜矿的主要选别方法,按矿石性质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浮选和硫化浮选。
1.氧化铜矿石直接浮选法。
氧化铜矿石直接浮选是利用捕集剂进行处理的方法,主要有:脂肪酸浮选法、胺捕收剂浮法、螯合剂—中性油浮选法和乳浊液浮选法,是一种常用的氧化铜矿石,其结构简单,性质较单一。
油脂浮选工艺。
脂肪浮法是以脂肪酸及其皂类为捕收剂,在浮选过程中还需要加入脉石抑制剂水玻璃、磷酸盐、矿浆调整剂碳酸钠等。用脂肪酸和皂类捕收剂浮选孔雀石和蓝铜矿,利用不同烃链的脂肪酸来浮选孔雀石,只要保证烃链足够长,就有较强的捕收能力。

而脉石非碳酸盐类氧化铜矿物主要用脂肪酸浮选法,若脉石含有大量铁、锰等矿物,则其浮选指标会变差,而且矿泥还会导致脂肪酸失效。

●胺浮选工艺。
金属氧化矿(铜、铅、锌)的浮选法常采用胺类浮选法,也叫阳离子捕收剂,是铜、铅、锌的常用浮选方法,广泛用于铜矿中的孔雀石、蓝铜矿、氯铜矿等。
由于胺类捕收剂对氧化铜有选择性,所以在选择前需要先脱泥,而对于泥质氧化铜则先脱泥,因为胺类浮选法对很多脉石都有选择性,所以选择胺类浮选法的先决条件是脉石矿物中抑制剂的选择控制。现在常用的抑脉剂有海藻粉、木素酸盐(或纤维素木素磺酸盐)、聚丙烯酸等。
●螯合剂-中性油浮选。
本发明是指用一定比例的螯合剂和中性油配制的捕收剂来完成浮选,多用于难处理的氧化铜(如硅孔雀石),既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捕收效果,又能保证较高的分选指标,降低药剂消耗,且对抑制作用具有选择性。
但螯合剂成本较高,目前使用的螯合剂有辛基取代的碱性染料孔雀绿、辛基氧肟酸钾、苯并三唑及中性油乳化剂、N取代亚胺二乙酸盐、多元胺和有机卤化物的缩合物等。
奶浊液浮选法。

这种浮选方法主要是先对氧化铜矿物进行硫化,然后加入铜配合剂,使其表面形成稳定的亲油矿物,再用中性油乳浊液覆盖矿物表面,形成强疏水性的可浮状态,使矿物非常牢固地附着在气泡上,完成选别。

2.氧化铜矿石硫化浮选工艺。
氧化铜矿石硫化浮选可分为常规硫化和水热硫化两种。
●常规硫化浮选法。
这种浮选法是将氧化铜矿物先硫化(用硫化钠或其他硫化剂),然后再用高级黄药捕收剂重新浮选。硫化作业时,较低的pH值,能加快硫化作业速度,而硫化钠等硫化剂更容易硫化。
硫浮选法主要用来处理铜矿石中的氧化铜碳酸盐类矿物,如孔雀石、蓝铜矿等,或赤铜矿,但对硅孔雀石需先进行特殊处理,否则硫化效果不佳,甚至无法硫化。
●硫化水热浮选工艺。
这种浮选法延伸了传统的硫化浮选方法,在热压条件下硫化操作,让硫在热压条件下与氧化铜发生化学反应,得到稳定、易选的人造硫化铜矿物,并在温水中用浮选硫化铜回收同矿物。本发明强化了预处理-预硫化工艺,但该工艺对温度要求极高,耗油量大,硫化时间长。
混合式铜矿选矿一般采用硫化浮选法,其工艺流程有两种:一是先选硫化铜矿物,然后进行硫化处理,然后再进行硫化处理,氧化铜矿物与硫化铜矿物同时浮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