选矿常识


专业的重力选矿设备制造和出口企业

金矿氰化浸出率低的原因是什么?
日期:2021-8-6     来源:威尔国际矿业装备    点击:
金矿种类繁多,内部多嵌布其它金属矿物杂质。如果一种金矿在常规条件下很难通过细磨顺利浸出,那么这种金矿称为难浸出金矿,其浸出尾渣中的Au品位一般>0.5g/t。这种矿石中的金,或物理包裹,或化合结合,不能与氰化液接触,因此很难浸出。那么金矿氰化浸出率低的原因是什么呢?有哪些相应的解决方案?

金矿中有大量的黄铁矿、磁黄铁矿、白铁矿等。

这种矿物是消耗氧、碱和氰化物的伴生矿物。在氰化过程中容易被氧化分解,产生硫酸、硫酸亚铁、碱硫酸铁、硫代硫酸铁等。分解后的物质与氰化物或碱反应,导致大量氧化物、氰化物和碱在金溶解前溶解,从而阻碍金的浸出。
解决办法。
对于这类问题,目前常采用预充气碱浸的方法,即在矿浆氰化浸出前,在碱性介质下充入氧气,同时搅拌,使这些矿物有足够的氧化和水解时间,转化为氰化物不溶解的氢氧化铁,然后加入氰化物浸出,有效溶解金。
2.金矿含有碳或石墨等矿物。
有些金矿石会有活性有机碳或石墨。由于矿石中含有的碳具有相当的活性,在浸出过程中会出现碳劫金的现象,吸附溶解的金,然后再次沉淀,从而降低金的浸出率。
解决办法。
根据这种矿石的碳含量,可以采用物理选矿和化学选矿两种方法。
物理选矿法:碳含量高时,可加油后浮选分离;碳含量低时,可利用碳矿物表面的疏水性,在浸出前加入适量有机质(如煤油或煤焦油),提前钝化碳矿物,使其在表面形成能抑制其对溶金吸附的薄膜,削弱其吸金能力,消除碳对浸金的影响。

化学选矿法:在50~60℃的碱性介质中,次氯酸钠可以在搅拌条件下氧化;或者通过烘焙将碳氧化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气体,然后氰化浸出金。

3.金矿含有铜、锌等氰化物。

有些金矿石伴有铜、锌矿物,如孔雀石、蓝铜矿、辉铜矿、闪锌矿(尤其是氧化闪锌矿)等。这些矿物在氰化物溶液中溶解度高,在金氰化物浸出的同时会与金竞争氰化物和氧气,从而阻碍金的溶解,降低氰化效率。
解决办法。
在这种情况下,应根据金矿石中铜锌的含量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。当金矿中可溶性铜和锌含量较少时,当增加的氰化物消耗没有造成经济损失时,氧化物消耗可以增加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在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氰化物浓度下操作,因为同类矿物的溶解速度会随着温度和氰化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。
在生产过程中,应采用分段(槽)加药的方法,以确保每个槽都有适当的氰化物浓度,从而控制杂质矿物的溶解速度。注意,在回收保证金的同时,尽量减少氰化物的消耗。
当金矿中铜、锌含量较高时(>0.3%),如果氰化物消耗过高,但没有造成经济损失,可采用浮选法,先选择一些合格的铜、锌精矿,再浮选尾矿再提取氰化物。
金矿中含有砷黄铁矿、毒砂等矿物。
有些金矿石伴有毒砂、砷黄铁矿等矿物,大多与金矿物包裹。氰化物浸出时,氰化液很难与金矿物接触,因此金的浸出率往往较低。